mcp_mvp2019-04-22 11:20:03
虽然back-fill bias会造成收益虚高,但实际结算给客户的收益,按照图中例子的话,也应该按照200%结算而非100%,这样的话对冲基金岂不是亏损很大? 还是说因为锁定期的原因,从而后续有时间再通过类似手段做出一些亏损的业绩来冲销掉虚高的收益?谢谢
回答(1)
最佳
Michael2019-04-22 15:24:23
学员你好,算出来的收益不是客户的实际收益,是HF向外公布的一个投资组合业绩。所以也不涉及亏损或者收益。
其实思想就是对冲基金要向外公布自己公司的平均业绩,但是它持续不断的将投资组合中的表现不好的资产替换为表现好的资产,并同时追溯调整。
造成了外界看到的投资收益虚高的现象。
- 评论(0)
- 追问(4)
- 追问
-
谢谢老师。我不理解的地方是,投资收益数字可以虚高,那么结算给客户的也是按照虚高的结算吗?那会亏惨了吧?比如某时候客户即使承担违约费,也要变现撤资,是按照虚高的收益进行结算吗?或者即使不中途撤资,如果一致按照虚高的业绩表现进行汇报,终有到期结算的一天,按照什么业绩结算呢?还是类似我之前问题里提到的,之后会用人为手段,把虚高的收益调整回正常收益?谢谢
- 追答
-
不会的,那可就亏惨了!这个数字都是在marketing的时候给客户参考的。客户自己的投资该怎么算还是这么算。
- 追问
-
不好意思还要追问。。。不要介意。。。那如果有客户之前就正好是选择了Marketing时候给客户看的作为广告宣传的那个基金组合呢?怎么操作呢?。。。我想问的问题的核心,是HF怎么去自圆其说那个虚高的收益率。谢谢
- 追答
-
没有关系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的。我觉得主要的核心问题在于你把HF和一般的公募基金混淆了。
这个问题和其他两个偏差是一样的。
首先,给客户的marketing资料里面会介绍的东西有这么几个:公司的投资策略,整体的历史平均收益率,个别优质产品的历史收益。
其次也没有所谓的持仓这一说,不像公募基金等会公布每日净值,HF的透明度和监管都很弱。所以客户的收益率和他公布的收益率几乎不会在时间上完全吻合。
但是公募基金就不同,如果出现数据不吻合是会有非常高的惩罚的。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