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
Michael2025-04-30 12:21:36
同学你好,简单来说,A忽略VaR对资产配置的指导作用;C混淆“高估”与“低估”;D混淆关联相关性与收益。下面我逐个分析。
选项A:“组合收益不会受到影响,因为VaR仅是预测,实际收益取决于市场真实表现。”
说法错误,逻辑漏洞在于:VaR模型直接影响资产配置决策。若因高估相关性而过度保守(如降低股票仓位、增加对冲),组合的实际收益会因风险敞口不足而低于潜在水平。VaR不仅是预测,更是风险管理工具,其调整会通过资产配置影响实际收益。
选项B:“组合收益将低于应有水平,因为资产配置未达最优(在预期风险水平下)。”
核心逻辑:
高估相关性 → 高估组合风险 → 降低风险敞口:
经理因假设相关性上升而认为分散化效果减弱,可能减少高风险资产(如股票)的配置,转向低风险资产(如债券)。
实际相关性未上升 → 分散化效果优于预期:
若真实相关性较低,组合实际风险低于模型假设,但经理已保守调整仓位,导致组合收益未充分利用实际风险承受能力。
示例:
若股票与债券实际负相关(分散风险),但模型假设正相关,经理可能减少股票配置,错失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
选项C:“组合风险被低估,因全球市场相关性估计错误。”
错误,矛盾点:经理调高相关性假设,导致VaR模型高估风险(如原风险为10%,模型显示15%)。若实际相关性未上升,组合真实风险应低于模型值,而非被低估。
反逻辑:
若模型高估风险,实际风险被高估而非低估。选项C的结论与题干条件相反。
选项D:“因资产类别间相关性上升,组合收益高于应有水平(在预期风险下)。”
错误。逻辑混淆:高相关性 ≠ 高收益:
高相关性会降低分散化效果,但组合收益取决于资产本身的回报率,与相关性无直接因果关系。
实际相关性未上升:
题干假设经理的预期错误,即实际相关性未上升。若经理因预期高相关性而降低风险敞口(如减仓股票),而股市实际表现良好,组合收益反而低于潜在水平。
- 评论(0)
- 追问(0)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