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学2021-10-09 22:54:32
在算allocation effect, selection effect时候会考虑average benchmark return, different from Brinson Model. 想问问那么什么时候是用Brinson model的? 在return attribution的时候为什么要考虑average benchmark return? 为什么不直接也用Brinson model ?
回答(1)
开开2021-10-11 12:05:15
同学你好,其实这两种都是brinson model,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形式(来自不同的论文)。计算差异是不同模型定义的。
这两种形式的差别就是在allocation的计算上,其他都一样的。最开始书中介绍的BHB model,allocation=(Wp-Wb)*Rb,这种一般在分析单个equity portfolio中用到,不存在sponsor-portfolio manager的这种多层级的关系。
在多层级业绩归因分析中,macro/micro attribution用到的是BF model,allocation = (Wp-Wb)*(Rb-B). 这里考虑B,即sponsor整体总基准的收益率,是因为这个模型认为只有收益率超过B的行业才是好行业,而不是Rb为正的就是好行业。
这一部分,原版书讲的是比较糊的,现在他们除了勘误了,增加了内容把这两个模型讲得更明确一些了。同学可以去下载他们的勘误PDF.
网址:https://www.cfainstitute.org/-/media/documents/support/programs/cfa/cfa-liii-brinson-errata.ashx
- 评论(0)
- 追问(0)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