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学2021-09-21 00:38:20
老师,我想确认一下statement 4:A 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 typically over-allocates to the private alternative asset classes due to stale pricing. 我的问题是,我记得好像risk-factor model好像也有over-allocates to the private alternative asset classes 相同的问题。您能确认一下risk-factor model是否也有相同的缺点?
回答(2)
Nicholas2021-09-23 11:52:26
同学,早上好。
Statement 4是正确的。因为另类资产常使用评估价值,会低估和其他资产的相关性,低估风险,高估回报。那么用MVO的方法就会过多配置另类资产。
Risk factor-based approach是和traditional approach对比的,Risk factor-based approach是从风险因子的角度出发评估资产的风险和回报,这个方法对public的资产评估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对Private的资产评估效果较差,因为数据较少,并且会有一些特殊风险。
烦请【点赞】。加油,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 评论(0)
- 追问(2)
- 追问
-
谢谢老师!但是好像我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我想问的是:risk-factor model是否也有over-allocates to the private alternative asset classes的缺点。答案究竟是yes or no?
- 追答
-
同学,下午好。
因为我搜了三级另类原版书,没有risk-factor model。
与之较相似的Conditional Factor Risk Model是说条件性因子风险模型可以帮助经理人理解对冲基金的风险与超额收益的来源,不涉及多配置私人另类资产的问题;
Risk-Based Approaches to Asset Classification相关问题即我在上述总结的;
Risk Factor-Based Optimization是使用风险因素最优化模型进行资产配置,我查了下原版书也没有相关问题涉及。所以我回答的是和同学提问较相关的问题。
或者同学是想问其他的知识点,可以具体说明一下大概是那一部分,或者说明是出处,方便为同学解答问题,谢谢。
开开2021-09-24 10:24:15
同学你好,用Risk Factor-Based Optimization这种方法来做资产配置的话,是先确定optimal risk factor exposures,这一步不会用到资产的收益率数据,只会用到因子的收益率数据。如果投资者的investment universe中如果加入了alternative,那么目标的risk factor exposures不变的情况下,模型会通过配置更多的alternative asset来获得这样的factor exposure。书中并没有把这一点作为此方法的缺点来说,也没说这样的配置是不合理的超配alternative asset。
- 评论(0)
- 追问(0)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