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同学2020-07-15 09:13:15
原版书课后题目: 16题:在计算收益率的时候,不是应该用(1+r真实)(1+inflation)=1+r名义,但是答案中是直接用两类资产的权重计算出的名义收益率,然后名义收益率-通胀率=真实的收益率? 17题:题目建议降低权益的比例,增加了对冲基金和PE,答案是拒绝的,理由是说没有很多另类投资的经验,所以不应该配置这么高的另类资产。但是我的理解,因为16题目计算出的真实的收益率是低于要求的6%,所以选择加大另类投资的,可以提升收益的阿尔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可以接受建议的? 以上的两个疑惑请老师解答下,以后遇到这种问题特别是17题,应该从哪个角度关注是正确的?
回答(1)
Kevin2020-07-15 10:55:31
同学你好!
1.spending rate是每年固定6%,不考虑通胀,因此是真实值,而不是名义值。因此,比较的时候应当是真实值比较。两类资产由于是名义值,因此计算得到的收益应当减去通胀率后才可以比较。
2.增加另类投资加大了风险,而且不一定能带来收益,不要觉得即使没什么经验也可以获得阿尔法,这点需注意。
- 评论(0)
- 追问(2)
- 追问
-
老师,第一点我知道比较的是真实的收益率,我的意思是要得到真实的收益率=1-(1+名义)/(1+通胀),而不应该像答案中的直接用名义-通胀?
- 追答
-
同学你好!
一般return都是直接nominal return - inflation rate=real return,不必像利率一样。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