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学2019-03-23 22:11:39
你好,数量这里越学感觉越混淆,例如本题,原版书25页,第11题,这里t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时候,我们一级里学了,符合Z分布(248个月大于30),检验统计量(样本统计量-总体参数假设值)/样本统计量的标准误差,代入:(0.1452-0)/0.0717(表1里面已经提供了标准差了),计算结果为2.0259,大于1.96,所以要拒绝原假设。选B,而答案里不是这样求解释,为什么要用新公式呢,本题也是一元吧,一级里面关于假设检验不是告诉我们算t的值吗,还是关于单尾双尾来判断,现在学了回归混淆了?还有表格2里面也列出截距的系数,标准差,t检验值,这里列出做什么用的,截距也有很多不同数据吗,截距就是X等于0时的Y值吧,那不就是一个固定数字吗? 我们学习好像只是强调b1,
回答(1)
Chris Lan2019-03-25 10:24:12
同学你好,我看了一下你的表述,你主要是对假设检验的理解有些混淆了。一级和二级都有假设检验,但是假设检验也分很多种类。比如你这里写的检验统计量(样本统计量-总体参数假设值)/样本统计量的标准误差,这个假设检验是检验样本的均值是否等于总体的均值,而在二级这里的显著性检验是检验x和y是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两者虽然都叫假设检验,但检验的东西是不同的,所以公式也自然不同。另外回归分析中,也不是说我们只关注b1这个系数,其实b0也是用来解释因变量的,只是b1相对重要一些,因为如果b1显著的等于0,这样我的回归方程中的x就不能用来解释我Y的值了,这样我的回归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b1不显著的等于0是我回归方程有意义的一个重要标准。
另外单尾是原假设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某值的情况,因此拒绝域在一边,这种情况有一个记忆技巧就是,你看Ha的箭头,例如,Ha>0,那么箭头向右,拒绝域就在右边。如果是双尾就是原假设不等于某值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拒绝域就在两边。
- 评论(0)
- 追问(4)
- 追问
-
收到,谢谢,那本题是检验斜率B1是否为零,即明显是备择假设是B1不等于0,也就是双尾假设,箭头在两边,而本题算出检验统计量(-2.3017)大于1.96或小于-1.96就被拒绝吧(正态分布,Z分布),所以就拒绝原假设BI=0被拒绝,所以就有线性关系了。这个我理解了。但是我们一级t检验置信区间,有一个均值+/-k个标准差,那这个+/-1.96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和置信区间怎么关联的?建议统计量(t statistic)也经常和系数t有时候又叫k混起来,还有一个问题,二级里也发现,k就是k,t检验了系数又开始改叫t了,容易混淆。
- 追答
-
同学你好,双尾检验,只要一边在拒绝域,我就可以拒绝原假设。
另外我看到你其它的题问,我觉得你对这几个概念是有一些混淆的。我再帮你写一下
通过查表查出来的叫关键值,critical value,也叫k值。
通过假设检验公式算出来的叫t-statistic,这个叫t检验统计量。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另外这个1.96是查表查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我们会要求大家背过几个Z分布表的显著性水平对应的关键值,这个就是其中之一。
- 追问
-
收到,这个我知道了,1.96对应95%,还有那个置信区间,+/-1.96,对应均值是0吧但是应该是1.96个标准差差吧 为什么只是+/-1.96呢
- 追答
-
同学你好,均值不一定就是0,他也可以是一个其它的数,你要根据公式的定义去走,公式是:E(R)+-k*sigma,做题的时候就根据公式来,给你具体的数据是多少,就直接代数字。另外为什么是1.96,是因为题目给出的显著性水平所对应的关键值就是1.96,如果他给你的显著性水平是其它值,那对应的关键值也就不同了。考试时要根据题目给到你的显著性水平,一般来说是5%,但也不是那么绝对。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