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同学2019-10-20 15:00:30
求解释
回答(1)
Adam2019-10-21 10:50:12
隐含波动率法专指与期权合约相关的波动率,根据市场上不同的期权价格、执行价格和到期时间等,通过BSM模型反求出波动率,该波动率被称为隐含波动率。但是计算十分复杂,FRM考试中不考察具体计算。 隐含波动率法可以预测未来波动率,因为期权的市场价格包含了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隐含波动率法优点:是一种前瞻性的风险度量方式,包含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情况的价格预期。
隐含波动率法缺点:模型依赖性。BSM模型求出的隐含波动率是基于许多严格的假设,如无风险利率是常数,预期波动率是常数,股票预期收益率是常数,资产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等。但在现实市场中,期权通常不满足上述模型假设。相同的标的资产由于执行价格不同会有不同的隐含波动率。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没有期权的资产的波动率的衡量。(这里就体现了abd的说法)
这里我在给你解释一下B:同一个期权用BSM计算出来的价格是一样的,但这只能说明理论价格相同,由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导致最终的交易价格不同,所以当采用不同的价格反求implied volatility时就会有所不同,此外,这儿的volatility表示的是underlying价格的volatility,在BSM计算公式中它是隐藏在N(d1)和N(d2)中的。
C:是一个经验结论:隐含波动率通常比现实波动率的平均水平要高,所以会导致预测时会有向上的偏差
- 评论(0)
- 追问(0)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