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同学2023-08-13 16:44:48
老师,第三问,②2×18年变更会计政策,追溯调整,视同一开始就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递延所得税负债=(8500-7800)×25%=700×25%=175(万元)1、如果视同一开始就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为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从17年底的7800账面开始确认呢?为啥不是8500-8000的部分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呢?2、这个是个大分录,如果单独写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分录应该拆成啥样呢?
查看试题回答(1)
韦美娟2023-08-14 17:20:48
税法上要计提折旧,折旧后是7800,按账面价8500和计税基础7800的差异确认递延税
单独写会计分录:
借:盈余公积1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75×9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75
- 评论(0)
- 追问(2)
- 追问
-
老师,答案不是说视同一开始就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那一开始时候已经采用公允了,还计提啥折旧啊?
- 追答
-
税法上不认公允价值,税法上要折旧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