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8902022-03-13 19:34:25
其他都听懂了,弹性高的时候降价需求增幅更大,弹性低的时候涨价需求变幅更小,但是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弹性为1的时候revenue最大?有可能在前面的任何一种情况下revenue超过弹性为1的时候的吧?
回答(1)
最佳
Jessica2022-03-13 20:35:36
同学你好
当需求是富有弹性时,即|ed|>1,此时商品的价格和总收入的变动呈反向变动,价格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时,销量就会增加高于一个百分点的量,此时总收入是增加的。
当需求是缺乏弹性时,即|ed|<1,此时价格和总收入的变动呈同向变动,即价格每下降一个百分点,而销量会增加少于一个百分点的量,此时总收入是减少的。
因此,在需求弹性达到单位弹性|ed|=1时,总收益可以达到最大化。
~为乘风破浪的你【点赞】让我们知晓您对答疑服务的支持!~
- 评论(0)
- 追问(8)
- 追问
-
我这么说,比如某个商品它属于顶级的刚需,elasticity极低,现在它涨价翻一倍,但是总量需求基本没变,利润不就是X2吗?这和elastic等于1的时候比不就是利润高吗?
- 追答
-
同学你好
一个商品的价格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随着价格的上涨,弹性是会发生变化的。如下图。
比如,你举的刚需,我们用食盐来表示,如果食盐的价格翻倍了,在短期内看起来总需求量是不变的。但实际上,随着价格上涨时间的延长,人们在生活中会不自觉的开始逐步减少每餐的用量,即从长期看来整个市场上对它的需求量是下降的,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开始逐步变大。
因此,才有了:在价格弹性比较低的时候,缺乏弹性阶段,厂商涨价时,总收入是增加的;当在价格弹性比较高的时候,富有弹性阶段,厂商降价,总收入是增加。从而有了,刚好达到单位弹性时,厂商此时可以获得的总收入达到最大值。
另外,这里分析的都是:总收入。
因为没有考虑到成本因素,所以是不讨论厂商的利润变化的。
~为乘风破浪的你【点赞】让我们知晓您对答疑服务的支持!~
- 追问
-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说是总收入,就是说我这个刚需的商品在短期内的价格翻倍带来的额外的,相比于弹性=1的时候的额外部分利润,在长期的检测阶段,会被后期逐渐下降的需求量所带来的利润损失而拉回一个较低点,总的来看可能前3个月转的多,但是到了后半年亏的更多,所以在年终总结的时候,反而不如弹性保持在=1的时候的定价在一年后赚的多?
- 追答
-
同学你好
收入,就是售价×销量。
利润 = 收入 -成本
也就是说,弹性变化,只分析:价格变化对厂商收入的影响;并不涉及到利润。
总收入,说的是价格变化以后,厂商能能产生的销量 * 变化后的价格。没有额外收入的这个说法哈
- 追问
-
那这样,不拿利润举例子,就还是拿默认弹性很低的刚需品,水费,即便我翻倍,人还是要喝水,和我之前举的例子的盐,你就理解成商家把价格上调至弹性大的那个区间了都,但是真实情况就是人不可能不喝水,那么在超过弹性等于1这个点之后,它的q的流失也没有那么严重。按你的说的长期来看,q总是还是会下降,是不是我这么理解:不说利润,总收入5年内相较于维持弹性=1,把水/盐上调数倍价格后再等人们慢慢削减需求,作为商家再被迫降价这么一个周期/过程,从弹性<1再过度调试到>1,这5年间,总收入是不如维持在1的?
如果是,可我总觉得某些商品它在价格即使被上调至超1的部分后,q下降的速度之慢最终还是会给采取上调的商家带来更多总收入,不知道老师你能不能理解我?
- 追答
-
同学你好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目前我们所学习的经济分析都是站在理论的角度的上统一分析的。其实就是为了学会并建立经济思维逻辑。尽管说这个结论放在极端的个别商品上,有些分析看起俩不太现实,这主要是考虑到了现实和理论的区别:
比如,刚需产品,正是因为它的刚需,尽管提价不会导致需求量变化很大,从而导致商家会因为提价而获得更多的收入。但商家不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一直提价,因为在现实中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的存在,比如政府管控。故,对于刚需商品,需求曲线的上半段只存在理论中,现实中是不会存在的。
- 追问
-
非常感谢老师你的不离不弃!你的这句话:“故,对于刚需商品,需求曲线的上半段只存在理论中,现实中是不会存在的。”是不是意思就是我前面问的那个情况,即使过度上调至弹性>1,理论中下滑的情况也不太可能发生或者说发生的程度没有理论的那么强烈?
- 追答
-
同学你好
是的。理论分析时,通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而在真实发生时,价格变动其实会影响很多因素也发生变动,故实际上弹性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由可能小于理论值的。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