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Zhou2025-04-22 20:49:22
老师,这些异常现象能用中文再解释一遍吗?没太听懂
回答(1)
开开2025-04-23 09:24:27
同学你好,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所有可用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资产价格中,资产价格应该始终处于其“合理价值”水平,并且投资者无法通过任何已知信息获得超额收益。然而,有些现象却显示出市场价格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完全按照所有可用信息来定价,或者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不符合完全理性的假设。这些现象被称为市场异象。
1. 封闭式投资基金的折溢价现象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应该等于其内在价值,即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应该等于其净资产价值(NAV)。然而,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却经常偏离NAV,甚至出现大幅折价或溢价。现实中这种偏离长期存在,说明市场并没有完全按照有效市场假说所描述的那样运作。这种折溢价现象表明,市场价格受到了非理性因素(如投资者情绪、流动性偏好等)的干扰,而不是完全基于基金的真实价值。
2. 盈余公告反应不足或过度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当公司发布新的信息(如盈余公告)时,股票价格应该在公告当天迅速调整到反映新信息的合理水平。然而,实际情况是,股票价格对盈余公告的反应往往延迟,或者调整幅度与信息的实际价值不符。
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所有投资者都能迅速、准确地解读盈余信息,并在公告当天完成价格调整。但现实中,投资者可能需要时间来消化和理解盈余信息,或者投资者的情绪和预期会影响他们的交易决策。这种延迟或过度反应表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并不完全理性,市场价格也没有完全按照信息来调整,因此被视为异常。
3. 首次公开募股(IPO)的长期表现不佳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的初始定价应该反映其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价值。然而,IPO股票在长期来看往往表现不佳,其平均收益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说明IPO定价可能受到多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如承销商的过度乐观、投资者的跟风行为等。这种长期表现不佳的现象表明,IPO市场的定价机制存在缺陷,市场价格并没有完全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被视为异常。
- 评论(0)
- 追问(1)
- 追答
-
4. 经济基本面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不完全一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票价格应该完全反映所有已知的经济基本面信息,如股息收益率、股票波动率和利率等。然而,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与这些基本面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紧密,市场价格还受到其他非基本面因素的影响。
现实中,股票价格的波动往往受到投资者情绪、市场趋势、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等多种非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这种不完全一致的现象表明,市场价格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基本面来定价,市场存在非理性因素,因此被视为异常。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