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WANG2025-03-21 20:04:06
Πu=1+rf-d/u-d,对于上涨概率的是计算应该是人为构造的吧?不是实际的上涨概率吧。这个Πu应该通过SX+B(股+债)构建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复制出期权现金流,反算出X与B的具体值,然后再通过公式变形所得的吧?对于教材说通过利率中性所得的上涨概率一直难以理解。本课程一直是用利率中性来定价各种衍生品,与衍生品对现金流复制所得的定价,虽然最后结果一样,但利率中性更费解,现金流复制更符合无套利原则,同时没有利率中性这种主观偏好假设,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回答(1)
Essie2025-03-24 09:55:27
同学你好,风险中性的假设确实比较难理解,利用二叉树定价,其实从no arbitrage approach的角度来理解会更好,比如通过long 1份call,short h份stock,来构建一个无风险的组合,然后求call的价值。这个思路比较好理解。
然后会发现,通过假设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用无风险收益率进行计算折现和无套利模型得到的结论一致。从而确认了假设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定价思路是合适的。
- 评论(0)
- 追问(0)


评论
0/1000
追答
0/1000
+上传图片